橘生淮南则为橘,橘生淮北则为枳;枳壳从外面下去看就是橘子皮,而实际上枳壳是酸橙还没有成熟的时辰晒干的果实,是一味治疗胃方面的中药;蜜麸炒枳壳就是将枳壳经过蜜炙和麸炒的过程取得的产品,它的感化和功能与枳壳相差无几,只是在不一样的药方中会用到不合形状的枳壳,那么接上去我们就来好好的说说蜜麸炒枳壳的感化及功能。
蜜麸炒枳壳的感化
1、治伤寒呃噫:枳壳25克(去穰,麸炒黄),木喷鼻5克。上细末。每服5克,白汤调下。未知,再与。
2、治风疹痒不止:枳壳150克,麸炒微黄,去瓤为末。每服10克,非时,水一中盏,煎至六分,去滓服。
3、治小儿因惊气呕吐作搐,痰涎塑塞,手足掣疭,眼睛斜视:枳壳(去穰,麸炒)、淡豆豉等分。为末,每服一字,甚者2.5克,急惊,薄荷天然汁下,慢惊,荆芥汤入酒3、五点下,日三服。
蜜麸炒枳壳的功能
1、《药性论》:治遍身风疹,肌中如麻豆恶痒,主肠风痔疾,亲信结气,两胁胀虚,关膈堵塞。
2、《日华子本草》:健脾开胃,调五脏,下气,止呕逆,消痰。治反胃,霍乱泻痢,消食,破关键痃癖,五膈气,除风明目及肺气水肿,利大年夜小肠,皮肤痒。痔肿可炙熨。
3、《开宝本草》:主风痒麻痹,通利关节,劳气咳嗽,背膊闷倦,散留结、胸膈痰滞,逐水,消胀满、大年夜肠风,安胃,止风痛。
4、《珍珠囊》:破气,泄肺中倒霉之气。
5、《医学启源》:《主治窍门》云,破心下坚痞,利胸中气,化痰,消食。
6、《纲目》:治里急后重。
7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治咳嗽,水肿,便秘,子宫下垂,脱肛。